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青少年成长成才,尤其关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在北京,延庆石峡村,闲置的老院子变身成为精品民宿。历代长城穿越了山地、丘陵、高原、沙漠、戈壁、平原等地貌,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顽强坚毅、自强不息的民族风骨。
河北滦平花楼沟村,成为中外摄影爱好者拍长城的打卡地……长城文化为一座座小山村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随着长城面貌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2020年,石峡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如今,村里的民宿一年就接待超过4万名游客。长城脚下石峡村的村民收到总书记的回信后备受鼓舞,大家表示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认真履行保护长城的职责。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5月14日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强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深刻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开封是我国早期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其中,明代景德镇窑青花水草浮蟹杯设计新颖,做工精湛,别具匠心。始建于唐代,后世历代沿用,到明代末年被黄河泛滥后的泥沙淤埋。东京城的发展就是从交通起步的,随着交通地位的提高,政治地位的抬升,共同促进了人文、经济的发展。坊是指居民住宅区,市是指商业区。
城墙遗迹展示区、宋代攻防展示区、游客休闲体验区与保持了历史风貌的夯土护坡散发出厚重的历史气息,共同绘制出一幅古城墙的生动画卷。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出土的5.6万多件瓷器,时间跨度从宋代到清代
走进开封博物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众多中小学生研学队伍,这里是很多学校和研学机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5月16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物探源集中采访活动第四站来到开封。始建于唐代,后世历代沿用,到明代末年被黄河泛滥后的泥沙淤埋。葛奇峰表示,北宋是中国古代城市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时期,以街道地段为单位的城市管理取代小区式封闭管理,对后世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截至目前,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考古共完成发掘面积4400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标本6万多件,发现不同时期各类遗存遗迹117处,包括河道、水工设施、桥梁等遗迹。开封也是世界上唯一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坊是指居民住宅区,市是指商业区。2018年至202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注水后,小蟹浮水中央,可爱有趣。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是北宋东京城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
藏品总数超过8万件,涵盖陶器、瓷器、铜器、书画、雕刻等十八类,每一件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件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报记者龚砚庆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娜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
像现代这种居民区和商业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就是在宋代奠定的。宋代以前实行坊市制,商业区四周有围墙,与居民严格分开。2014年,开封古城墙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出土的5.6万多件瓷器,时间跨度从宋代到清代。随着坊市制度被打破,北宋时期的城市建设第一次有了门面房的概念,而宵禁制度的消亡,促进了早市、夜市的诞生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古马道》《微梦大梁门》两场沉浸式裸眼3D演出,以文化+科技的手段再现了千年前北宋东京城的盛世繁华,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三营介绍,此件青花瓷杯发掘自开封州桥崇祯十五年洪水层,保存完好。站在北宋都城复原沙盘前,开封博物馆馆长葛奇峰说,北宋都城有三个特点:一是三城相套、中轴对称,被专家称之为东京模式,是中国都城发展的重要阶段。
二是四水贯通,漕运中心。其中,明代景德镇窑青花水草浮蟹杯设计新颖,做工精湛,别具匠心。
讲解员许瑞莹介绍: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考古发掘首次完整揭示了唐宋至清代开封城内的汴河形态和发展演变过程,为研究中国大运河及其变迁史提供了考古实证。记者看到,整个博物馆的展览以时间为脉络,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元明清时期的文化遗产。
城墙遗迹展示区、宋代攻防展示区、游客休闲体验区与保持了历史风貌的夯土护坡散发出厚重的历史气息,共同绘制出一幅古城墙的生动画卷。采访团走进开封城墙古马道遗址博物馆、开封博物馆、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等,近距离感受开封历史、领略宋文化魅力。记者看到,这件酒杯敞口外翻,底有三足,口沿内饰以青花,图纹似萦波之菱叶,杯内倒覆小钟,上卧一只小蟹,栩栩如生。开封城墙,上部为清代修筑,下部为明代遗建,全长14.4公里,城墙墙体拔檐上有7000多个垛口,并有两处水门连通城内外水系,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代表性城墙,也是保存比较完整的中国第二大明清城墙。
三是坊市开放,服务民生。东京城的发展就是从交通起步的,随着交通地位的提高,政治地位的抬升,共同促进了人文、经济的发展。
开封是我国早期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开封博物馆陈展部张玥介绍,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开封府题名记》碑是目前我国发现时间较早、规格最高、记载人名最多的地方官员题名记碑,入选国家文物局印发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也是开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州桥遗址的发掘,反映了不同时期桥摞桥路摞路形态,是开封形成立体叠压型城市城摞城奇观的真实再现。马道,即古代行人和车马登上城墙的斜坡通道。
据讲解人员介绍,现今露天保留的清代城墙马道为第一层马道,即清道光年间(1842年)所建,至今仍供行人登上开封古城墙。2000年5月,在开封大梁门城楼北侧一段城墙地下,考古人员发现一层保存较为完好的早期古马道遗址。据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三营介绍,在州桥及汴河遗址考古中发现了唐宋时期的汴河南北两侧堤岸、唐宋至明清时期的汴河河道以及明代州桥等重要遗迹。资料显示,开封地处黄河豆腐腰最脆弱位置,历史上曾6次被黄河水淹没毁城,州桥也于明末因黄河水患被淤埋于地下。
其下叠压的第二层马道,始建于1840年,建成一年后开封遭遇特大洪水围城,毁于一旦。图为游客参观开封古马道遗址博物馆。
通过发掘,发现了埋藏深度和时代早晚各不相同的三层古马道。始建于唐代,至明末被黄河泛滥后的泥沙淤埋。
王三营表示,如今的开封城下,自下而上依次埋藏着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及清开封6座古城。韩章云摄根据考古发掘结果并参考文献资料推测:宋代州桥为柱梁平桥,桥下密排石柱,桥现已不存。